废旧市场 废旧物资 二手设备 回收废料 危废处置 固体废物处理
“毛垃圾”原指零散细碎的生产生活废弃物,诸如纸屑、果皮、碎布头、小塑料片等。然而,当这类“毛垃圾”与生活垃圾、建筑垃圾混合后,便成为可利用价值低、处置费用高的特殊废弃物,俨然成为城市环境治理的棘手难题。尤其对于较大城市而言,还面临着大量“毛垃圾”转移处置的困境。
日前,南通平潮非法倾倒“毛垃圾”案宣判。孔某、陈某等人在无资质的情况下,从上海跨省运输253车共7596吨生活垃圾与建筑垃圾混合物“毛垃圾”,并将其倾倒填埋于通州区平潮镇某地块,夏某则提供场地并收取费用。案发后,相关人员因涉嫌污染环境罪被抓获,并按不同比例承担赔偿责任。
此类案件并非孤例。前不久,在启东市吕四港镇如意村及圆陀角旅游度假区,犯罪团伙利用鱼塘和海堤旁的闲置土地,偷运填埋从上海流入的“毛垃圾”4万余吨,预计生态损害修复费用高达880余万元。
不法分子在利益的驱使下,不惜铤而走险,形成了“介绍—运输—处置”的黑色产业链,跨省市非法倾倒、填埋“毛垃圾”。这些污染物在堆放过程中,经雨水渗透浸淋,会溶出重金属离子、氟化物等有毒有害物质,对土壤环境造成不可逆的损害,严重威胁周边居民的饮用水安全和身体健康。
破解“毛垃圾”困局,需筑起立体防控的铜墙铁壁。区域联防联控是阻断非法转移的第一道防线。在高速路口设卡巡查,打通城管、公安、生态环境等部门的数据壁垒,建立“发现—查处—反馈”的闭环机制,才能让跨省市偷倒行为无处遁形。南通、启东案例的警示意义在于,唯有打破行政壁垒,实现“线索互享、执法互助”,才能掐断黑色产业链的关键环节。
智慧监管为精准打击提供了技术支撑。运输车辆的GPS轨迹、高速出入口记录、驾驶员导航数据等碎片化信息,通过大数据串联,便能清晰勾勒出违法分子的作案路径。当智能算法锁定异常运输行为,当无人机巡检覆盖偏僻角落,监管便不再受限于人力与地域,让“毛垃圾”偷倒者在技术天网下无所遁形。
治理“毛垃圾”,更需从源头破解处置难问题。一方面,要升级分拣技术,借助磁选、风选与AI图像识别,让混合垃圾中的金属、塑料、有机成分各归其类;另一方面,要创新处理模式,将厨余垃圾转化为生物能源,对难降解塑料探索热解气化技术,让“废物”真正变“资源”。当处理能力与产生量相匹配,非法倾倒的利益空间自然会被挤压。
特别申明:“废旧市场”所推送资讯均来源于环保行业各新闻平台,由[废旧市场]整理编辑,非商业用途,目的在于传递行业信息,内容仅供参考。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若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【废旧市场】做删除处理。
首页 | 关于废旧市场 | 服务条款 | 联系我们 | 免责声明 | 付款方式 | 平台执照 | 意见反馈
客服:0315-2023808
ICP经营许可证编号:冀ICP备18022173号-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:冀B2-20210043
客服热线:0315-2023808 工作时间:9:00-21:00
共赢热线:
0315-2023808
扫一扫
下载废旧市场AP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