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来到废旧市场! 登录 注册
联系客服
| 官方微信 | Tel:0315-2023808
  • 二手物资
  • 名优合作企业
  • 技术转化
  • 固废交流
  • 废旧拍卖
  • 求购商机
免费发布废旧信息
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废旧头条

官方严查,二手市场却 “论斤卖”?充电宝回收困局咋破

发布时间:2025-08-16

废旧市场  废旧物资  二手设备  回收废料  危废处置  固体废物处理


近期充电宝强制 3C 认证及交通枢纽严格查控,导致大量不符合标准的充电宝被淘汰。这些设备的妥善处理和回收行业的破局,需从政策、技术、产业链协同等多维度系统推进。

 

一、淘汰充电宝的处理困局与现实挑战

 

存量处置难题

 

民航局数据显示,仅 2025 年上半年就发生 15 起机上充电宝起火事件,倒逼大量无认证产品被拦截或召回。杭州机场新规执行首日即自弃充电宝 5566 个,而快递企业普遍拒绝接收个人邮寄的违规产品,导致用户被迫囤积或冒险自行处理(如盐水浸泡),既污染环境又存在短路风险。

 

回收体系断层

 

目前回收渠道呈现 “三缺” 状态:

 

缺专业网络:社区有害垃圾桶覆盖率低,三四线城市尤为突出;专业回收机构因成本高、回收量少难以规模化。

 

缺技术支撑:充电宝拆解依赖人工,自动化率不足 30%,且不同品牌电池结构差异大,湿法冶金等先进技术尚未普及。

 

缺责任闭环:生产者责任延伸(EPR)制度落实不到位,品牌召回仅覆盖特定型号,大量非召回问题产品游离于体系外。

 

非法流通暗流

 

二手平台 “充电宝盲盒” 现象猖獗,卖家以 “机场尾货” 为噱头低价倾销,实际多为劣质库存翻新。此类产品虚电、鼓包问题频发,消费者维权无门,形成监管灰色地带。

 

二、回收行业破局路径:技术突破与模式创新

 

政策赋能与标准完善

 

立法升级:将充电宝明确纳入管理,参照欧盟电池法规建立强制回收目标,要求生产者承担全生命周期责任。

 

经济杠杆:对正规回收企业给予增值税即征即退、所得税减免等优惠,设立专项基金补贴湿法冶金、智能拆解等技术研发。

 

监管强化:建立全国统一的充电宝溯源平台,实现从生产到回收的流向追踪;严打非法翻新,对二手平台实施 “3C 认证专区” 准入制。

 

技术革新与成本优化

 

低熵增回收技术:清华大学研发的原电池效应定向浸出技术,可使锂回收率超 99%,能耗降低 40%,突破传统工艺高熵增瓶颈。

 

梯次利用创新:贵州磷化开瑞科技实现磷酸铁锂电池磷、铁、锂全回收,磷铁回收率超 80%,并探索将退役电池用于电动自行车换电网络,降低储能成本。

 

自动化升级:推广机械化学预处理 + 超声辅助浸出的组合工艺,提升拆解效率并减少人工干预风险。

 

多元协同的回收网络构建

 

逆向物流体系:借鉴日本经验,建立 “消费者 - 销售商 - 专业回收商” 的逆向路径。例如,机场与物流公司合作开通 “无 3C 认证充电宝陆运专线”,统一暂存超期滞留产品。

 

线上线下融合:电商平台开设 “3C 认证专区”,同步提供以旧换新服务;社区便利店、快递驿站设智能回收箱,扫码即可投递并获取积分奖励。

 

三、系统性解决方案:从源头到终端的全链条治理

 

生产端革新

 

推行 “易拆解设计” 标准,要求电池模块采用可拆卸连接,降低回收难度。例如,苹果在部分产品中使用磁吸结构,使电池分离效率提升 50%。

 

探索 “电池银行” 模式,用户购买设备时仅支付电芯押金,使用完毕退还电池即可退款,倒逼企业提升产品耐用性和回收积极性。

 

消费端引导

 

开展 “安全充电宝进社区” 科普活动,通过短视频、VR 体验等方式展示违规产品风险,提升公众认知。

 

建立 “绿色积分” 体系,消费者通过正规渠道回收可兑换电商平台优惠券或公共服务权益,如杭州试点 “回收 1 个充电宝 = 1 小时公共自行车免费骑行”。

 

国际经验本土化适配

 

日本 “三位一体” 法律体系(基本法 + 综合法 + 专门法)为中国完善法规提供参考,其 “逆向物流” 路径可通过与支付宝、微信等平台合作实现数字化改造。

 

欧盟碳关税机制倒逼企业重视回收,中国可探索将电池回收纳入碳交易体系,通过碳积分激励产业链参与。

 

四、未来展望

 

随着 3C 认证新规全面实施,充电宝行业将加速洗牌。回收行业需抓住机遇,通过 “政策 + 技术 + 模式” 三轮驱动,构建 “安全处置 - 资源再生 - 梯次利用” 的循环经济生态。预计到 2030 年,中国锂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,其中充电宝回收占比有望达 15%,成为新能源产业链的重要一环。这一过程中,政府、企业、消费者的协同共治至关重要,唯有形成全社会参与的 “绿色共识”,才能真正实现从 “城市矿山” 到 “资源宝库” 的跨越。


特别申明:“废旧市场”所推送资讯均来源于环保行业各新闻平台,由[废旧市场]整理编辑,非商业用途,目的在于传递行业信息,内容仅供参考。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若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【废旧市场】做删除处理。

推荐

友情链接:

地板加盟| 浸铜石墨轴承| 绝缘胶垫| 尼龙注塑件| 科士达ups电源| 天津代办执照| 防爆金属软管| 石墨转子| 智慧步道| 聚丙烯酰胺厂家| 品牌T恤零售| 富爸爸理财游戏| 逃生管道| 南京建筑资质代办|

客服:0315-2023808

ICP经营许可证编号:冀ICP备18022173号-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:冀B2-20210043

客服热线:0315-2023808 工作时间:9:00-21:00

共赢热线:
0315-2023808

扫一扫
下载废旧市场APP